為深入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堅守“金融為民”宗旨,持續提升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滿意度,紫金農商銀行積極建設智慧型農村金融服務站,豐富站點功能、優化服務體驗,將普惠金融服務送到農戶身邊。
畫好整體布局圖。普惠金融服務點的“選址”是建設首要工作,在考慮區域內客群特點的基礎上,立足實際需求及總體布局,以填補轄區內農村金融服務空白為目的,對現有金融服務點位進行動態調整,合理增設、撤并、改造,盡量避免同質競爭和資源浪費。劃定站點建設區域后,針對合作商戶和經營人員,主要以客流量大、位置便民、有一定的經營年限而且信譽良好的零售類商戶為主,服務點負責人須為社區常住居民,信譽良好,配合度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經過培訓能夠熟練地使用相關系統和設備。
盡可能覆蓋全轄、盡可能方便客戶,在此基礎上確定選址、設備安裝、人員培訓后,站點就可以投入使用、發揮金融服務功能。截至目前紫金農商銀行已完成161家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建設,讓村民不出村、不出社區就可以享受到取款、轉賬、繳費等基礎金融服務。
積極宣傳作支撐。為了讓周邊百姓知曉并接受在服務站辦理業務,需要內外協同配合。網點內部,在廳堂中張貼服務點宣傳海報,在柜臺擺放“便民服務小卡片”,詳細記載服務點位置和業務范圍,做好介紹推廣,同時給客戶吃下“定心丸”,以銀行信譽為服務站背書。柜面還主動引導客戶設置存折密碼,方便通存通兌。網點外部,積極與服務點專員溝通,掌控業務辦理、機具使用情況,及時解決服務點遇到的業務難題,并組織優秀服務點介紹經驗,增加點位負責人之間的交流。
通過內外配合宣傳,提升服務點整體業務量,不僅省去了轄區百姓簡單業務跑銀行的麻煩,還在歲末年初、補貼代發的高峰期有效緩解了網點柜面客戶積壓的難題,也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減少人員聚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打造標桿創示范。有競爭才有進步,有標桿才有方向,紫金農商銀行通過對比數據,將永寧街道創建的“小鐘摩托車銷售中心”作為標桿金融服務點。該站點5年來已有穩定客群,月均交易量100筆以上,2021年對該站點進行了提檔升級,配備雙面屏、點鈔機等設備,升級后2021年全年交易筆數6416筆、交易金額932萬元,兌付業務計價11847元。2022年1月份交易筆數對比上年月均業務量增長265%,月均收入增長329%。
示范服務點的業務量和收入不斷提升,在區域內起到了良好的引領作用。收入上來了,服務點引導居民就近辦理基礎金融業務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就形成了交易量、服務點收入和負責人積極性的良性循環發展。
豐富功能惠“三農”。作為以支農支小為宗旨的本土農商行,紫金農商銀行正式設立金融服務站的歷史已有十余年,但功能有限。2021年起,行內啟動服務站升級工程,增加智能設備、豐富業務種類,并依托服務點多次開展業務產品宣傳工作,理財經理、客戶經理定期駐點推介、預約該行理財、信貸類產品,結合近年主推的整村授信工作,培訓服務點人員熟悉金陵惠農小額貸產品的操作步驟和日常問題的處理,真正做到網點與金融服務點互相配合。
紫金農商銀行以普惠金融服務點為陣地,讓客戶“少跑腿”、服務“更便捷”,為柜面“分流”、為業務“引流”,智慧站點正在實現普惠金融服務從“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百米”的沖刺。
|